查看原文
其他

造出最美花草纸,他们把祠堂变成博物馆,在村庄里守护老工艺

2016-04-09 中国绿化基金会 重返森林


你见过以造纸为主题的博物馆吗?在云南腾冲的高黎贡山,就有这样一个建在山谷里的博物馆,那里的人,朴素而平静地守护着最古老的造纸工艺。


来源:侣行记艺  作者: 雷虎

图片来自:雷虎、李益娇、刘衎衎、阿饼、李响



秋天的手工纸博物馆,

充满了沧桑意味。

村外的晚稻已经收割了一半,

两条山脉中间的谷地,

一半是稻穗金黄,一半是稻桩下的土色。


来秋天的博物馆寻访

像是不经意间撞见一个卸妆美女:

真实梦幻各一半。



独立寒秋的博物馆





在打谷场遇见博物馆现任馆长刘衎衎,

这位有国内多年NGO经验,

和海外工作背景的海归。

因为名字中衎衎二字难写

被我们强行改名为看看。



刘看看正和草帽遮脸的阿姨一起收稻谷。




在刘看看口中,我们得知造纸图书馆这个乡建项目,是由设计师王焰提出,并联合建筑师华黎共同操刀完成的。


一开始这个项目遭到大量村民反对,因为博物馆的地址位于村庄的入口,而这地方曾经是村里的祠堂。


在村里当了多年村支书的龙占先,是博物馆的首任馆长。在筹划手工纸博物馆时,他扮演传统的乡绅和族长的角色。



2014年,龙占先从手工纸博物馆馆长位置上退下来后,又恢复了往日生活:种田,放牛,制烤烟。



博物馆首任馆长在为手工纸博物馆博得身前身后名的过程中,龙占先也“负伤”累累。因为,手工纸是他熟悉的技艺,但乡建却不是他熟悉的战场。




在龙占先的带领下,

祠堂被手工纸博物馆取代。

他们希望村里的每一个人,

借此看到村庄历史的模样,

看到关于村庄、手艺未来的走向。


手工纸博物馆的定位是

变成活态的腾冲手工纸作坊,

记录腾冲手工纸的工艺过程,

成为面向所有村民开放的图书馆。





孩子们在村子里奔跑爬树,

像父辈们一样自然成长。




村里也有了一个地方,

可以教孩子们读书、绘画和摄影,

让他们像城里孩子们一样,

受到良好的美学教育。



三楼的露台,是小朋友们最喜欢去的地方。



或者也可以变成孩子们的游乐场。



每到周末或者寒暑假,孩子们都自发聚集到这儿,心甘情愿成为手工纸博物的囚徒。

村里人按千百年的传统

制造手工纸。

这些手工纸,

有的被用来做油纸伞,

有的被用来包装普洱茶,

但随着工业纸的冲击,

生活习惯的改变,

手工纸已经举步维艰。




但村民们不在乎艰难处境,仍在坚持。

博物馆试图设计出活在当下的纸品。

集花草做花草纸,

收集植物染料给纸做草木染。




村里73岁的龙子秀老奶奶,

仍在做最正的腾冲手工纸。



在腾冲有过最美的童年记忆

云南艺术学院才貌双全的李益娇

成年后,也来到这里




刘看看说:手工纸博物馆能力有限,不能大规模改善村庄经济,但却能做一扇窗,充当村庄与外界的纽带




同行的当代艺术家王轶琼

在寻访过程中,

希望能让最传统的手工纸,

和当代艺术发生点化学反应。




于是,一堆篝火在打谷场上燃起,

篝火晚会要变成以纸之名的“当代艺术现场”。

当代艺术的遵旨是:

投机取巧因势利导,

尽可能多的利用现场材料。

纸是界头镇唯一与艺术扯得上边的材料。

手工纸,村里十纸户,每人带一张。




被熏傻的人们,

开始在纸上写字。

不许用笔,那就用纸卷成筒,

在自家手工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龙念祖。




书写完,“现代艺术现场”变成了“疯狂原始人”狂欢。成年人依然淡定看戏,小朋友们唱歌跳舞。



手工纸博物馆三位年轻人,用现代的设计+传统手工,设计出活在当下的纸品



做乡建,边做边玩。不希望,也不绝望,用自己的方式体会和记录手艺与村庄。


寻访结束,但村民们的生活还在继续

造纸术很快或者终将会退出历史舞台

但那不是这个村落里的人会考虑的事情

他们只想接受这当下的馈赠

感受并记录这传统与现代文明的碰撞


来源:侣行记艺

本文已获授权转载


如果你也对自然话题感兴趣,欢迎加入“植物部落”微信群,入群请先加小森微信:SQS_2015,验证暗号:重返森林 。

阅读更多:

只用竹子盖房子,这个越南建筑师把绿地还给城市

男神没有撩妹,他用7年的时间为3500只小鸟安家!

麻省理工中国女博士,为救动物,发起智库动保平台

输入关键词“自然”可获取更多优秀自然类账号~

点击“阅读原文”,给你看一个世外桃源:

住在水上之家,一对加拿大情侣花25年,打造自由漂浮的桃花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